广东省医学会眼科分会第一届巩膜接触镜培训班在广州隆重举行 发布时间:2024-01-24 来源:互联网

新年伊始,广东省医学会眼科分会视觉与康复学组在广州举行隆重的成立大会并举办第一届巩膜鏡培训班,特别邀请了在国内外颇有建树的眼科专家,包括来自美国梅奥医疗中心助理教授美国视光学院院士(FAAO)周丰琦博士、中山眼科中心杨晓教授、广东省省人民医院曾锦教授、中山眼科中心余新平教授等为协会的临床医师们共同授课。

 

在开班仪式上,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院长林浩添教授、广东省医学会眼科分会主任委员陈伟蓉分别致辞欢迎各位学员的到来。

 

巩膜镜自1887年问世以来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从最初采用PMMA材料到1983年革命性地引入高透氧性材料,其技术一直在不断创新。巩膜鏡的应用与技术进步显著提升了治疗不规模角膜患者中的效果,改善了他们的视力和视觉质量。

 

虽然巩膜镜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在处理圆锥角膜、球状角膜、透明性角膜边缘变性、角膜移植术后、屈光手术术后、Steven Johnson综合征以及重症干眼病等疾病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中国,这仍然是一项相对新兴的技术。随着科技和医疗技术的迅速进步,中国的眼科医学领域对巩膜镜的需求逐渐增加。此次培训班旨在提高国内眼科医生和视光师在巩膜鏡验配的专业水平,规范巩膜验配流程,增进眼视光从业人员的学习交流。

 

 

这次来华讲学,周丰琦教授希望通过和国内眼科同仁一道积极探讨巩膜鏡的临床应用适应症及验配经验,为中国的眼科医学开辟新的领域,进一步推动巩膜镜技术在中国的广泛应用。未来,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不断改进,相信巩膜镜在中国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患者提供更先进的视力矫正方案。

 

 

会议期间广东省医学会眼科分会视觉与康复学组聘任周丰琦助理教授为学组学术顾问。

 

 

周丰琦医生基于最新的文献与临床实践经验,为学员们进行了全方位、沉浸式的指导,内容包括巩膜鏡相关的眼部解剖、生理、泪膜的检查,掌握巩膜镜的设计、光学原理、验配流程、配适评估及摘戴护理,以及并发症处理等既实用又前沿的知识。整个课程设置由浅入深,理论和实操并重。为保证培训质量及评估协会成员的学习成果,培训开始前对所有学员进行了课前测试,培训结束后进行了正式的结业笔试和实操考试,让学员学有所获并了解自己的不足。

 

 

王梦怡

责任编辑:Jessica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