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稳产增产,科技是关键 发布时间:2024-03-27 来源:互联网

农业稳产增产,科技是关键。

山东聊城是产粮大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200万亩以上,总产量连续5年保持在110亿斤以上。正值春耕关键期,田野里到处可见“科技范儿”。管道输水灌溉、喷灌、滴灌等高效又节水;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喷洒除草剂的效率是人工的40倍,一天可喷洒400亩至500亩地……

近年来,聊城全域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服务组织达5400多家,托管面积占粮食种植面积八成以上,新技术、新模式助力稳面积、提单产。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打造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生产经营队伍,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和标准体系建设。

  3月19日,在谢家铺镇港中坪村,村民驾驶农机翻耕田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眼下正是小麦春管的关键时期,记者近日在河南省尉氏县张市镇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看到,这里的灌溉、植保都用上了高科技,曾经的盐碱地如今已经变成了高产田。

河南尉氏县张市镇沈家村种粮大户沈文政表示,之前有虫害、虫情,都是传统的人工背着喷雾器去打。现在通过农业部门反馈虫情,提前用无人机进行植保全覆盖,比以前人工打的效果要好、效率要高,现在的植保无人机正常作业可以达到几百亩,上千亩。“无死角、覆盖很好,这就是智慧化、智能化。”

过去种田靠经验,现在种田看数据。田间地头的物联网农业气象站、“四情”监测系统实时更新数据,为春管提供科学指导,确保小麦产量和品质提升。

尉氏县农业农村局高标准农田建设股股长刘纪锋表示,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在建设中发展固定式喷灌、半固定式喷灌、中心支轴式喷灌,平移式喷灌,地表水和地下水相结合等8种灌溉模式,在项目建设中融入了5G+智慧农业,建设8站1中心1平台,通过项目建设,可以极大方便农民群众生产、生活。

为更好将试验田、示范田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农业农村部2023年启动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把各类单项增产技术措施组装起来,覆盖耕、种、管、收、地、种、肥、药等全链条全环节,提供综合性技术解决方案,今年将继续开展这项工作,在主产县整建制推进。

  3月21日,在湖南省衡山县白果镇国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村民在进行育秧作业。新华社记者 赵众志 摄

走进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水稻科技小院育秧站,机械化育秧设备高速运转,自动化流水线上的秧盘经过铺土、施肥、播种、消毒、覆土等流程,被工作人员送入暗化室催芽。

“现在我们通过工厂化育秧技术,一天产出的秧苗能够种植200亩,能够满足我们周边的春耕生产用秧需求。”上高县水稻科技小院育秧站负责人姚小军介绍。

  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水稻科技小院育秧站,出芽的秧苗被送入育秧大棚培植。新华社记者 郭杰文 摄

据了解,上高县水稻科技小院得益于江西农业大学科研力量支持,为当地优质稻种植推广、人才培养、粮食丰产起到重要作用。宜春市已建成水稻机械化育秧中心174个,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超过57%,种植户种粮更加高效。

  这是3月22日在湘潭市雨湖区姜畲镇棋盘村拍摄的智能蔬菜温室大棚(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摄

从“经验种地”到“科技耕种”,良田良机良法齐发力。近日,在宁夏、甘肃、青海、内蒙古等地区,先正达集团中化农业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围绕播种、耕作、施肥等关键环节组织春耕技术培训1000余场,参与农户超过2.8万户;在湖北荆州,全国农技中心联合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等单位举办2024年百万农民科学安全用药培训启动会,将全年围绕大面积单产提升、重大病虫害防控、现代植保机械应用等开展培训;农业农村部遴选发布高产稳产、耐密抗倒等主导品种,精密播种、水肥精准调控等主推技术296项,为春耕备耕提供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shu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随机文章